货币大全(货币大全珍藏册138珍藏版值多少钱)
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化是当今世界经济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,演化的未来并不能一眼看清。但是,汇率问题一定要在这个框架下看。否则,容易一叶障目,不见森林。
人民币是当今第二大经济体的货币(算上欧元区的话是第三大经济体,2015年,美国、欧元区、中国GDP分别为18、11.6、10.9万亿美元)。第二大经济体的货币(人民币)脱离第一大经济体的货币(美元)走向浮动,和另外三大货币(欧元、日元、英镑)一起形成五大浮动货币,势必会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化产生影响。
当今的国际货币体系,源自二战结束以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。该体系中,美元借助战后美国强大的实力,以及黄金的货币基石的地位,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定价货币。到了1971年的尼克松冲击以后,黄金脱离美元,全球货币体系进入自由浮动时代。此时,尽管美元已经脱离了黄金,但是已经确立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支柱地位,成为国际货币体系新的基石,直到今天。

1970年代至今,美元的基石地位不是没有被挑战过,日元、欧元都曾经尝试成为地区性、乃至全球性的基础货币。不过,都没有成功。
日本是当今第三大经济体(不考虑欧元区),1970-1990年代的时候,是亚洲最大的经济体和唯一的工业化强国。当时韩国、台湾都还没有发展起来,而且由于幅员的原因,不可能成为很大的经济体。香港和新加坡更是弹丸之地,在国际货币体系中注定处于次要的地位。当时,日本把整个东亚、东南亚、甚至南亚市场作为自己的经济腹地,日元立志成为未来的亚洲主导货币和世界重要货币,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。
至于后来中国快速崛起,日本地产和股市泡沫破灭,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亚洲最大和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相信是出乎(几乎)所有人的预料之外的。不用说太久,20年前主持国务院工作的朱镕基总理,估计也没有想到中国达到今天的发展水平。中国崛起以后,日本的土地面积、地理位置、人口总量、经济总量、语言传统、地缘政治、历史传统等因素,都不太支持日元成为真正的地区性或世界性货币。对于日本金融改革历史经验的研究,不能忘记这一背景。
欧元诞生于1999年1月1日,是欧洲政治经济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。欧元区经济总量仅次于美国,是世界第二大。欧元是当今世界仅次于美元的第二大货币,在国际贸易、国际储备、金融交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。
可惜,2007-2009年的金融危机之后,欧洲爆发了严重的债务危机,欧元的地位也自然受到削弱。更进一步,欧元在设计上存在致命的缺陷,欧元区的财政边界和货币边界不一致,必然导致严重的赤字和债务问题。迄今为止,欧元虽然依然具有仅次于美元的重要地位,但是未能对美元的基础货币地位造成实质影响。
至于英镑,因为英国自身的经济体量已经很小,只有3万亿美元的规模,相当于美国的六分之一,或者中国的四分之一,已经退出了竞争世界主要货币的行列。
当今世界如果说有五大货币,当是美元、欧元、日元、英镑、人民币。倘若往前看5年或者10年,应该只有三大货币,美元、人民币、欧元。至今为止,美元依然是国际货币体系的基础性货币,但未来这三种货币的关系和相对地位,并不一目了然,取决于各方力量的演化和博弈。

令人费解的是,国际货币体系演化这一层重要因素,在人民币汇率的讨论中竟然很少有人提及。忽视了这一因素的分析结果,偏差可能很大。比如说,倘若人民币的国际地位未来和欧元类似,则意味这人民币的在国际上的使用会大幅增加,是一个人民币升值的因素。考虑到欧元区的经济如此困难,欧元的设计中有严重的缺陷,人民币的地位趋向于欧元,甚至超过欧元,都不是不可能,而是很可能的。








评论